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速——辅助生殖技术为生育赋能

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速——辅助生殖技术为生育赋能

2021-02-22

由于计划生育长期推行,少子老龄化问题已成为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
 
什么是生育政策包容性

《建议》提到,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短短80余字,折射出“十四五”时期人口政策的重要变化,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舸认为:“包容性”是指社会主体能够包容客体的特性,通常是指社会某一方面的多元化、和谐共处的状态。“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首先是要将生育权利还给家庭和妇女,放宽对生育的限制,解决“想生”但“不能生”的问题,从政策层面中消除对多生、早生等行为的歧视,优化制度设计,包容各种生育状态。
 
背景:中国少子化老龄化加快,人口峰值临近
 
2017年全面二孩效应开始明显显现,尽管当年一孩出生数大幅下降268万,但二孩出生数大幅增加177万,这意味着如果不是“全面二孩”政策的对冲,我国出生率可能进一步降低。当今社会,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养老负担、机会成本高抑制人们的生育行为,多元的婚育观和生育观也成为了影响出生率的重要因素,此外,主力育龄妇女大幅下滑、初育年龄推迟等也是当前出生人口大幅跳水的重要原因。

 
 
01中国人口出生情况分析
 
过去20年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经历着重大改变。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使我国的人口迅速老化,从2005到2013年,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从10.45%升高到14.7%,老龄化的加剧正日益加大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压力。除此之外,出生性别比的提高、老年抚养比的上升、总人口性别比的偏高、劳动力人口比的减小等现象都将给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过去 30 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来自于“人口红利”,尤其 1970 年左右迎来第一波“婴儿潮”高峰,此后在 1987 年迎来“回声潮”高峰,推动了中国劳动力资源的高速增长,也是创造中国奇 迹的重要源泉。但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以及出生率加速下行,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维持低速状态,回声潮后再也没出现过人口出生高峰。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动力。由于计划生育政策长期实行,中国人口危机渐行渐近,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日益严峻。近年出生人口大幅减少,生育意愿大幅降低,育龄妇女规模已见顶下滑,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
 
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预期,生育堆积效应业已消退,2018年出生人口或降1523 万人,较上年减少 200 万人,总和生育率降至10.94‰。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均未能扭转低迷生育趋势。
 
2011-2018年中国新出生人口数走势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育龄妇女规模已见顶下滑,2030年20-35岁主力育龄妇女规模将比2017年减少31%,其中20-35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将减少44%,后续出生人口恐将大幅下滑,预计2030年将降至1100多万、较2017年减少1/3。在修正人口普查数据中的低龄人口漏登后,估计了1982-2030年育龄妇女情况。1982年中国15-49岁育龄妇女规模为2.5亿,到2011年达3.8亿人的峰值,2017年降至3.5亿,预计到2030年将降至3.0亿。其中,20-35岁的主力育龄妇女从1982年的约1.2亿增至1997年1.9亿的峰值,到2017年降至近1.7亿,预计到2030年将降至1.1亿;25-30岁生育旺盛期妇女2017年约7200万,预计到2030年将降至约4100万,降幅约44%。在此背景下,预计2030年出生人口将降至1100多万。
 
2030年25-30岁育龄妇将减少44%

 
02人口老龄化加速情况分析
 
1)中国人口将于2024-2031年前后见顶,具体时间取决于未来鼓励生育政策力度。按照目前的生育趋势,中国人口总量峰值日益临近,只是各机构、人口学者对何时见顶存在一定争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认为2015年总和生育率在1.5-1.6之间,假设2020年、2030年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8,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见顶,峰值为14.5亿人。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7)》对人口规模有9个预测方案,基于不同假设预测的中国人口峰值最早在2021年,最晚在2044年,其中有7个方案预测的峰值在2032年及之前。无变动方案和固定生育率方案对未来综合生育率假设均为1.60,比较接近现实,预测的人口峰值分别出现在2023、2026年,峰值分别为14.2亿、14.3亿人。
 
按照现行生育趋势即总和生育率1.5,中国人口峰值将在2024年前后到来(低方案)。如未来大力鼓励生育,假设总和生育率分别回升到1.65(中方案)、1.8(高方案),则中国人口峰值将分别延迟在2027年、2031年前后到来,峰值规模最大也不到14.4亿。人口减少趋势只会延迟,基本无法逆转。
 
联合国对中国人口规模的9个预测方案

 
联合国关于中国人口预测的几个方案

 
我们对中国人口的预测

 
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人口年龄中位数从1980年的22岁快速上升至2015年的37岁,预计2030年将升至43岁。人口老龄化有两个含义,狭义指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广义的还包括人口年龄中位数上升。持续的低生育率导致人口快速老龄化,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在1950-1980年大多保持在22岁以下,但之后随着生育率持续低迷、中国人口快速老化,到2015年升至37岁;其中,30岁及以下人口占比从1982年的64.4%,降至2000年的50.5%,再降至2015年的40.1%。按照目前趋势,预计到2030年、2050年将分别升至43岁、50岁。
 
从国际看,1950-2015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的上升速度仅次于日本。1950-2015年,美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从30.2岁升至37.6岁、上升7.4岁,欧洲从28.9岁升至41.6岁、上升12.7岁,日本从22.3岁升至46.3岁、上升24岁,印度从21.3岁升至26.7岁、上升5.4岁。如果仅看1980-2015年,则中国人口老化速度前所未有,该时期美国、欧洲、日本、印度人口年龄中位数分别上升7.6、9.0、13.8、6.5岁,远小于中国的15岁。

1982-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情况

 
中国人口快速老化

 
 
辅助生殖技术为促进生育赋能

开放和鼓励生育是国家所倡导的,但实际情况中,出生率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由于初婚初育的年龄的推迟、70后想生而生不了(高龄生育)、不孕不育趋向年轻化等因素,部分夫妻的生育能力下降,导致不孕或者难孕。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估,每7对夫妇中约有1对夫妇存在生殖障碍。中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2.5%~3%攀升到近年的12%~15%,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自从应用以来,已帮助万千不育夫妇实现妊娠生子的愿望,临床统计,不育患者中约20%的夫妇,不借助ART就根本无法生儿育女。此外,我国每年新生有遗传缺陷人口达20多万,实行优生势在必行,而ART在临床中正好能遏止遗传病的传递,是实现优生的重要手段。
 
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显示,至2020年初,我国境内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达517家,经批准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共27家,面对国内约5000万的不孕不育患者,国内的生殖中心多数分布在一二线城市,接待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所以出现排号难、难预约或相关医院接待患者压力过大的现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是缓解这种情况的有效方法。
 
国内辅助生殖供需不平衡,未来任重而道远
 
目前中国20%的夫妻需要辅助生殖技术才能解决生育问题。而辅助生殖是中国治疗不孕不育的主要手段。在初婚、初育年龄推迟及“二孩”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未来高龄产妇将大幅增长。
 
中国辅助生殖医疗机构的现有数量说明了差距所在:拥有1.3亿人口的日本,辅助生殖机构已达562家。而拥有近14亿人口的中国,直到2018年,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却只有497家。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生殖中心数量的分布也不平衡,造成很多省市在辅助生殖服务上的供给缺口明显,越来越多的不孕患者前往海外就医。
 
中国提供辅助生殖服务的医疗机构以公立为主。辅助生殖本身是一种相对高端的医疗服务,用户对服务体验的要求更高。然而,很多公立医疗机构由于高效率需求,较难为用户提供更加细致和贴心的服务,对于患者来说,公立机构的服务并不那么尽善尽美。另外,外国的辅助生殖机构可以满足一些国内无法满足的需求,也让一批患者流向国外。
 
专注辅助生殖廿五年,承诺你的,我们会做到!

 
 
赛旭医疗依托良好的行业背景及雄厚的专家人才积累,与美国(Reprogenetics LLc,全球最知名医学实验室)、亿康基因以及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外众多领先的医疗机构及技术实验室建立战略合作,进一步拓展在国内外的医疗投资布局,尤其在Medical Mall医疗综合商城、生殖-妇幼产业链、基因技术、细胞治疗、医疗大数据应用等领域进行深入的创新与实践。
 
赛旭医疗在海外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开设有独立品牌“EVER LINK”国际医疗中心,为海内外客户提供与国际先进医疗技术和高端服务水平接轨的跨境医疗服务。